中新經緯7月26日電 (謝婧雯)如果你想點一杯咖啡外賣到家,使用傳統的手機App,你的操作流程大概率是這樣的:點開外賣App,輸入咖啡(或咖啡品牌),找到一家滿意的店鋪,選擇想喝的品類,選擇是否去冰、是否減糖,輸入或選擇送到的地址,點擊下單,輸入密碼或人臉識別付費……
但如果手機搭載了AI Agent(AI智能體或AI代理),你只需對著手機說一句“幫我點一杯咖啡盡快送到家”,不用再進行任何操作,它便能主動識別你所處的位置,打開外賣App,準確猜測你的喜好選擇咖啡品牌、品類,并自動完成付款……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 2025)7月26日在上海開幕,AI智能體成為與會者熱議的話題。事實上,自大模型開始比拼落地應用后,AI智能體便反復被提及。那聽了這么多,AI智能體到底是什么?目前發展到哪個階段了?
和傳統智能助手有何區別?
“你可以將其理解為一個‘全方位的秘書’!备咄ü続I產品技術中國區負責人萬衛星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話向中新經緯解釋何為AI智能體。他提到,AI智能體的“全方位”,是指它不僅能幫你完成簡單的垂類任務,而且能處理覆蓋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的復雜任務。
“AI智能體會讓生活和工作更簡單、更美好!比f衛星表示,用戶只需說一句話,Agent就能自動完成任務,讓工作生活都變得更輕松,而它的感知性和專屬化,能真正做到“想你所想”。
據中國銀河證券6月發布的研報,摩根士丹利發布的深度研究報告《AI Agents Knocking at the Door》提到,AI Agents不再僅僅是輔助人類的工具,它們將越來越多地成為執行任務和做出決策的主體,從簡單的自動化工具進化為具備自主理解、行動和學習能力的“數字勞動力”。該篇報告將AI Agents視為能夠感知環境、規劃任務、調用工具,并靈活迭代的自主軟件。
AI智能體不僅是一個簡單的應用程序,也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巴瓿梢粋看似簡單的任務,AI智能體往往需要至少4個步驟!比f衛星以AI智能體“點咖啡”舉例,當用戶發布語音指令時,智能體首先要通過語音轉文字模塊,將指令轉成文字信息;然后調用相當于“大腦”的大模型,理解指令意圖;接著搜尋個性化記憶,自主了解用戶習慣在哪個App點咖啡、喜歡什么口味的咖啡、家庭地址等信息;最后查詢數據庫把信息補齊后生成提示詞,調用點咖啡的軟件接口或者在App里點擊完成相關操作。
萬衛星介紹,模擬點擊是目前AI智能體的運行方式之一。簡單言之,就是AI智能體模仿人的點擊操作,但人不用親自動手,只需下達指令就行。這種模式下,智能體完成整個任務耗時多少主要取決于操作步驟的多少,比如需要翻幾個頁面!澳壳澳芸吹揭恍┲笜孙@示,單步操作已經大概能控制在2秒以內了。”
在萬衛星看來,和“我說一句,它回一句”的傳統智能助手相比,AI智能體扮演的更像是一個統籌決策者的角色。他介紹,聊天機器人和語音助手比較依賴于專業且明確的指令,完成的任務是單一清晰的,并且在解決任務時仍舊以人的決策為主。
在“人為主、AI 為輔”的任務解決模式下,AI只負責執行。但像個“小秘書”的AI智能體改變了這一模式,它要幫用戶解決復雜問題,而不是一步一步和用戶交互著完成。萬衛星稱,真正的AI智能體應該以“AI為主、人為輔”的方式解決問題,即人只需要發布任務,或者最后驗收結果就行,盡量讓機器和AI承擔更多主體工作。
在現實世界如何應用?
榮耀手機AI產品專家白晨對中新經緯表示,過去的應用程序(App)將被具備執行力的AI智能體所替代,手機將成為用戶的助理和伙伴,把“能聽你說”變成“替你去做”。比如,你下班回家時已經不需要再打開打車軟件,查看路況、選擇車型、根據預估車費和時間下單叫車,而只需對手機說“我要回家”,它會自動完成這一切,然后告訴你:10分鐘后在公司門前,乘坐車牌尾號888的網約車,預計7點到家。
在WAIC 2025騰訊展臺,智能座艙服務Agent正化身出行服務助手,演示了在餐飲點單、取號訂座、機酒預訂等場景下,如何“懂你所說、知你所想、代你操作”。比如,用戶在駕車路上僅需說一句“幫我下單一杯少冰的冰椰拿鐵”,Agent即可協助在微信小程序上選擇順路的咖啡店,用戶確認即可基于微信車端小額免密支付完成下單,取餐信息會自動推送到手機微信上,用戶到店取餐時可以直接用手機亮出二維碼核銷。
從實際應用場景來看,目前AI智能體主要用于客戶服務、個人助理、管理電子郵件并充當生產力工具。萬衛星提到,一些廠商正合作推出“做行程規劃”的Agent,在該領域Agent能不錯地完成任務,而點咖啡、點餐類Agent小應用,目前發展也不錯。“相對不太復雜、對整合協調能力要求不過高,也不特別涉及多領域執行的通用任務,加上用戶指令很明確的話,Agent是能勝任的。”
DCCI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劉興亮告訴中新經緯,Agent能跨平臺、跨領域、多步驟整合行程安排與提醒。用戶手機內置的Agent可以讀取日程中的會議變動、自動發郵件申請時間調整、通過外賣平臺訂早飯、根據出行路線推薦順路菜市場并生成購物清單……未來“智能日程+生活助理”Agent,極具爆發潛力。
目前發展到什么階段?
AI技術演進的速度可以說是“人間一天,AI一年”。萬衛星認為,Agent的底層技術及上層應用,從2024年開始發展就非?。他認為,在Agent領域,“過一天就可能有全新的變化”。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2025年將成為“智能體元年”。AI智能體憑借著深度思考、自主規劃、做出決策并深度執行的能力,AI在發展路徑上正實現一次范式突變。“我說AI答”正轉向“我說AI做”,并被逐漸應用到各類商業場景中。
智能終端Agent是階躍星辰重點布局的領域。據該公司相關人士向中新經緯介紹,過去兩年,階躍星辰自研的Step系列大模型,已搭載至汽車、具身智能、物聯網等頭部企業的旗艦產品中,50%以上頭部國產手機品牌與階躍合作AI智能體。7月25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前夕,階躍星辰在上海發布了新一代基礎大模型——Step 3。
階躍星辰相關人士介紹,Agent爆發需要兩個必要條件,一個是多模態的能力,另外一個是慢思考的能力,這兩個能力恰好在2024年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所以,2025年Agent將會大規模爆發,將成為“智能體元年”。
萬衛星也表示,OpenAI發布的O1、O3模型、Deepseek R1模型相繼出現,說明大模型在多模態支持、思維鏈(COT)能力上越來越成熟,這為Agent的落地提供了可行性。最近OpenAI、Manus等都推出了自己的Agent相關應用,落地場景越來越多。此外,Token(在信息技術領域是一種用于身份驗證、安全訪問控制或數據完整性保護的數字標識符)成本變低,各個App也在推出自己功能的核心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開放給第三方調用。這些都會給Agent帶來體驗上的進步。
“今年我們看到很多Agent相關產品落地,大家能明顯感受到Agentic AI(智能體AI,比AI Agent更自主)產品帶來的交互變革,以及對工作效率和便利性的提升!痹谌f衛星看來,今年端側在Agent領域的機會很大,因為感知性和個性化的優勢,行業或多或少會把一些模塊、方案部署到端側。
“雖然現在模型能力越來越強,支持多模態、有思維鏈能力,但在解決復雜問題上,確實還有差距。”萬衛星提到,在AI智能體“點咖啡”的實際場景中也可能出錯,比如點錯口味,或者卡在某個步驟。
萬衛星表示,現階段AI Agent在應用時還未徹底實現全自動化!爸饕窃谀承┐怪鳖I域的特定應用中,智能體可以實現大多數任務的自動化,但最后還需要加入人工干預。”他解釋,這種人工干預可能是進行一些糾錯工作,也可能是在點餐的過程中完成最后的付款操作。具體來說,智能體在“完成任務的可靠性和準確性”“提高通用性”以及“打通生態”方面還有進步空間。
AI智能體未來還會在哪出現?
對于AI智能體的理想樣態,萬衛星稱,讓“人工干預徹底消失”確實比較復雜。但單從應用場景和消費者便利性來看,讓AI智能體或者機器人獨立完成復雜任務是大家追求的目標。這實際上是朝著Agentic AI的方向發展——即完全高度自主,能夠獨立行動,強調自主性的AI類型。
未來,AI智能體是否只會出現在手機上?還有哪些類型的終端設備可能會成為它的搭載平臺?
萬衛星認為,手機無疑還是AI智能體最大的入口,因其算力中心、交互中心和感知中心的地位,手機仍會在Agentic AI中處于中心位置,但它可能不再是唯一入口。PC、AI眼鏡、耳機、智能座艙,甚至智能家居、IoT設備等,都有可能成為搭載AI Agent的重要平臺。
萬衛星還提到,如今用戶已經習慣直接和“小愛”“YoYo”這類助手對話了,交互路徑已經逐漸從“人找App”變成“人找Agent來統一調度App”,流量流向也隨之改變,未來AI智能體成為新的流量入口是毋庸置疑的,而這還可能催生出應用商店3.0、4.0 類的全新商業模式。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謝婧雯:xiejingwen@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常濤 李中元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